[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汉中市社会福利院位于汉中市经济开发区北区凹口寺,市直副县级事业单位,隶属汉中市民政局管理。始建于1939年11月,其前身为西北儿童教养院。主要承担的任务,一是全市范围内,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孤、残老人的养护管理;二是全市孤残儿童、弃婴的养育、治疗、特教和康复训练;三是承担了部分...
内页快速导航
爱心捐助
汉中市社会福利院
联系人:
邮编:723000
电话:0916-2312259
传真:
邮箱:
地址:
您当前所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讨交流 >

有爱就有希望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莎士比亚

    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孤残儿童作为比普通家庭儿童更为弱势的存在,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2014年1月,我在汉中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所进行社会实践,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所看到的、接触到的和认识到的不过管中窥豹,但仍然教我深受启发。

    一、儿童福利所概况

    汉中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所主要负责接收和养育经民政部门批准的孤残儿童。目前收养孤残儿童170人。主要开展的项目有:婴幼儿集中养护(主要负责0~3岁小婴儿的养护工作)、单元式儿童养护(3~18岁儿童的照护)、家庭寄养(令符合条件的儿童尽可能地进入普通家庭享受亲情和温暖)、儿童涉外送养、认养和领养等业务。同时开办了特殊教育、康复训练项目以及鹰穴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逐步形成集儿童供、养、教、医、康复、技能培训、安置为一体的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模式。因一直积极探索对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工作,被民政部列为全国60家脑瘫康复训练示范基地之一。

    同时,积极与成熟的NGO进行合作,采取国外先进的儿童护理、康复和特殊教育等方面科学专业的儿童养育方法,促进儿童养育工作的发展。从1997年起与英国语言会合作共建“儿童养育中心”(现更名为“爱加倍社会关怀促进中心”),主要收养0--3岁以内的低龄儿童,对其开展科学养育。2003年由英国救助儿童会资助开展“单元式儿童家庭养育”,主要用于3岁以上18岁以下孤残儿童的养护。

    于2013年5月31日正式投入使用的孤残儿童康复发展中心综合楼,是民政部启动的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项目,总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工程建设楼高4层,框架结构。该项目按照儿童的居住与生活、教育、医疗等特点,设置了儿童养育室、康复室、活动室、医疗室、水疗室、语音室、多功能室等功能区域,室内配置了一流的设施器材,全方位服务于孤残儿童的养护、救治、教育、康复和特教工作。

    二、科学养护,用爱心和耐心给孩子们更好地未来

    孤残儿童指的是那些因天灾或无法预测的事故失去双亲的孤儿,以及因身患疾病难以完全康复而造成的智残、肢残等残疾儿童,由于非婚生或其他因素而被父母抛弃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儿童。儿童福利所针对不同需求和科学喂养的原则,主要采用三种模式对孤残儿童进行养护。

  • 婴幼儿集中养护

    在0~3岁婴儿养护区,现有20余名保育员,实行两班制,轮休。他们当中有一半是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奉献超过10年的老“妈妈”,另一半是刚刚加入孤残儿童养护事业不久的新“妈妈”。无论新老,这些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保育员们对孩子们的疼爱和关心都是一样的。作为保育员,每天要负责照顾每一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并陪伴他们玩耍,做一些清洁工作,还要按时记录每一个孩子的身体状况等等。这些孩子大都是先天残疾,加上年龄很小,所以连吃饭穿衣换尿布这样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都需要格外的小心谨慎。孩子们抵抗力比较弱,一到换季的时候就很容易生病,而且相互之间交叉感染的几率也很大,在这种时候,保育员们的工作就更加繁重,光是每天抱孩子们去就医就是一件相当耗费时间和人力的事情,光是抱着孩子们去打针这一件,一抱就是三四个小时,不要提孩子们还要吃饭、喝水、换尿布,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真正做起来是非常辛苦又枯燥的。作为义工,我每天只有八个小时在儿童福利所度过,并且也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抱孩子们打针,喂孩子吃饭喝水,陪他们玩耍之类的,并没有真正像这些“妈妈”们一样有严格的工作安排和繁琐的工作职责,每天回到家我都有连话都不想说的劳累,更不用说他们每天如此,年年如此。遇到某一个孩子需要去医院就医,“妈妈”还要彻夜守候在孩子的病床前,连吃饭打盹儿的时间都没有。尽管如此,这些“妈妈”们仍然觉得很开心,虽然辛苦,但有什么比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更让人欢喜呢?虽然枯燥,但有什么比孩子们咿呀学语时呼喊的“妈妈“更打动人心呢?

  • 单元式养护模式

    儿童福利所里超过3岁,不满18岁的孩子们,会从婴儿区转到在同一个院内的单元楼里面生活,一共16个家庭,每一个家庭中一个生活妈妈平均要照顾5个孩子,一个月休息四天,其余的时间要24小时在儿童福利所里跟孩子们生活在一起,这个家庭里的孩子们从头到脚都由生活妈妈一人照顾。这些生活妈妈也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儿女,但是接受了这份工作,就需要把更多的精力都花费在这些先天有残疾的孩子们身上,相比之下,对自己的家人和儿女就会少了一份关心。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多重残疾,因此更需要“妈妈”们精心的照料和关怀,孩子们到了一定的年纪,会有自己的性格和爱好,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使小性子,这个时候需要“妈妈”和孩子们进行沟通并疏导他们。正是由于生活妈妈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种单元式的类家庭养育方式也使得生活妈妈和孩子建立起了比较深厚的感情,“妈妈”做家务时,孩子们会围着“妈妈”跟他们说话,开心的时候会跟“妈妈”分享,手工课的时候也会在特教老师的帮助下做一些简单的手工送给自己的“妈妈”,晚上会要求要跟“妈妈”一起睡……这些情景在普通的家庭中或许很常见,但在这些从小就因为各种原因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人生,却有着一样的爱。

  • 家庭寄养

    家庭是养育后代并使其社会化的一个社会系统。在家庭这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之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影响,每一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处在这个系统之中的其他成员,而每一位成员自身也在影响除自己之外的所有家庭成员。简言之,就是家庭中的每个人每种关系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他成员和其他关系,因此,家庭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关系并相互影响的复杂并不断发展的系统。詹姆斯·加尔巴利诺(Garbarino)说,家庭是“人类经验的基本单元”。正是由于家庭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极端重要性,我们更加需要思考,对于那些无家可归、家庭成员缺损或者虽然有着完整的家庭结构,但家庭教养方式失常的个体,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自主性,去发展自己的认知,在将来适应社会。

    正是由于家庭由其无法替代的作用,除了小婴儿集中养护和院内单元式的类家庭养护模式之外,儿童福利所还将符合条件的孩子送往周边农村一些合适的普通家庭进行家庭寄养的探索。所谓“家庭寄养”,就是指由政府出资,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选择合适的家庭,由家庭为儿童提供所需的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使儿童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得到细致的照顾和关爱。家庭在最初阶段承担着儿童全部的社会事务代理工作,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情绪和性格,培养重要的学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一个寄养家庭中,会有不超过三个孤残儿童和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共同生活,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或多或少地共同承担了照顾这些孤残儿童的责任。家庭寄养模式,让这些身有残疾一出生就被遗弃的孩子们真正的生活在一个健全的普通家庭中,感受家庭的温暖和日常生活,对于他们的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十分有好处。但是,由于这些孩子普遍患有比较严重的疾病或智力残疾程度较重,因此,很难去评估在家庭中生活对他们的心理发育有多大的影响。在走访期间我了解到,这些寄养家庭普遍生活条件较好,并且都是附近的村民,离儿童福利所的距离很近,方便儿童福利所的社工随时家访,一旦出现任何情况,儿童福利所和寄养家庭可以及时的联络。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和汉中当地的条件,选择儿童福利所附近的农村家庭进行寄养,可能也是最好的选择。

    在我进行访谈的寄养家庭中,寄养家长向我介绍了在她家进行寄养的三个孩子的基本情况和寄养工作的点点滴滴。因为寄养家庭中的孩子残疾情况比较严重,生活不能自理,且一般来说年龄都较大,寄养家长从清早起床开始就要开始忙碌,给每一个孩子穿好衣服,换了尿布,帮助他们洗漱完毕之后,做好早饭又一一喂他们吃完,太阳好的时候,孩子们在院子里晒晒太阳,面前是自己的玩具,和兄弟姐妹一起开心的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家庭妈妈”就要开始一天中的做家务时间,孩子们的衣服被褥和尿布都需要洗净并且晾晒,家里其他的家务也要自己完成,还要随时关注孩子们的状况,好不容易家务都做的差不多了又到了该做晚饭的时间,吃过晚饭又一一给孩子们洗漱完毕,让他们都上床睡觉了,才有自己的一点点时间,有时候孩子们不愿意睡觉或者谁有心事的时候,“家庭妈妈”会充当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为他们消解不愉快。虽然每天的生活都是如此辛苦,也因为要照顾这些孩子,无法出门,但是这些家庭妈妈对孩子们的疼爱是与日俱增的,孩子们对妈妈也是发自内心的本能的依恋着。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亲身体验,我看到保育员、生活妈妈、家庭妈妈,还有儿童福利所所有的工作人员朴实平凡又伟大的付出,深深地感到,也许在外人看来,这些孩子们身有残疾被父母遗弃,十分的可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使他们的人生有所缺陷,但有了这些奋斗在孤残儿童养护事业第一线的普普通通的人们,孩子们的人生也有了不一样的美好!

    三、思考和讨论

实践过程使我对于孤残儿童的日常照护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因此有了一些自己的浅见,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1、在保证基础养育成效的基础上要注重精神慰藉和心理引导。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每天面对这些可爱的小天使,经常想的一个问题是,对于那些残疾程度较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懂事的孩子们,将来有机会完全融入社会的孩子们来说,有些身体的残疾会伴随一生,有些长大后会逐渐明白自己是被父母遗弃的,这些孩子将来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社会?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我们目前对于这些孩子基本的养育工作已经有所成效,下一步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去考虑如何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坦然接受自己的生活,如何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自信乐观地融入社会。

    2、发展正确的慈善文化,引导社会大众正确的职业观。不同于西方的宗教慈善,在我国,慈善最早是官方行为,这就决定了自古以来,慈善都是一种自上向下的施舍型,慈善的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性,一直到今天,这种施舍的思想仍然没有去除,这种思想一方面使得做慈善的人会怀抱一种虚荣心的满足和自我膨胀,一方面也无形中贬低了弱势群体的地位,从而使得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人们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要引导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改变人人向钱看的择业观,使每一份职业都能获得与之相称的平等地位,这不仅要靠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综合考虑,加以引导,也需要文化领域的大力宣传,提高国民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认识。

   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使志愿服务落到实处。同样由于传统的慈善观念,国人的志愿精神比起宗教国家而言要弱得多,在西方国家,由于宗教慈善的传统使每一个教民从小就有着互助互爱的熏陶,父母会带着自己的子女去社区做志愿者,申请大学的奖学金也会需要一份志愿服务的经历,应聘工作时招聘单位也较为注重志愿行为的方面,等等。而我国并没有这样的传统,因为长久以来,慈善都是官方行为,福利事业也是少数人的行为。在这一方面要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发展自己的慈善精神和志愿者队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并不是没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基础,只是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封建时期遗留下来的传统慈善观,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发展经济上。当务之急,是建立起完善的志愿服务机制,使志愿服务有组织有秩序的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志愿服务活动有效率有效果的开展起来,也可以更好的宣传志愿精神,吸引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形成更好的社会公益慈善氛围,发展和谐有爱的社会。

 

    最后,感谢汉中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所工作人员对我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对孤残儿童养护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体悟,在这短短的三个星期的时间里体会到的感动和爱会是我一辈子用之不尽的财富!

    感谢所有奋斗在孤残儿童福利事业一线的工作人员,你们牺牲了青春和岁月,付出了辛苦和汗水,只为了孩子尽可能健康地成长。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很多次我都热泪盈眶,因为你们看似平凡的付出,因为你们一如当初的坚持,因为你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更因为在这些付出,坚持和奉献的背后,我看到了爱!

 

                     作 者: 李溪玉(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人)    

                   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附:席琳迪翁,歌曲



文章发布时间:2014-03-19 12:59
汉中市社会福利院 陕ICP备2023002123号-1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万联网络

地址:汉中市新城区莲湖路70号 邮编:723000 E-mail:hzs6853@163.com 电话:0916-2678319